主題:喂養世界
世界上從來沒有這么多人享受過富裕的生活方式,也從來沒有這么多人挨餓。在人口爆炸性增長和快速城市化的時代,使糧食生產更安全、更高效并確保更多地獲得營養至關重要。喂飽現有的全部嘴巴——更不用說到 2050 年數量預計達到 96 億的嘴巴——是真正的全球考驗。
日期 2023-11-28從改進的收割和作物管理技術到新的食品加工技術和更精明的分銷,如果我們要養活全世界,糧食生產必須變得更高效,減少造成的浪費??紤]到世界上每年生產的供人類消費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約 13 億噸)被丟失或浪費了。在世界許多地方,尤其是新興市場,人口增長、快速城市化和其他大趨勢正在改變食品消費模式,并對食品鏈提出越來越大的要求。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購買力的提高以及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意識的增強,正在推動對加工食品的需求急劇增加。
女性大量進入工作場所是一個關鍵驅動因素。在世界各地,雙收入家庭的女性選擇在廚房自己做飯的時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用買來的加工過的食品來解決家庭的吃飯問題。這種轉變反映了時間上的缺乏,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選擇問題。正如印度領先的農業綜合企業 LMJ 集團的執行董事 Siddharth Jain 諷刺地指出:“大約 85% 的女性負責烹飪家庭晚餐,而 84% 的人希望她們不必這樣做。”加工食品約占發達國家食品消費的 80%,而中國為 25%,印度為 32%。隨著差距的縮小,加工食品將呈指數級增長。在這些發展中的市場和其他類型的市場里,采用新技術有助于提高糧食產量、增加作物產量、創造更好的市場、改善食品供應鏈并從原材料中獲得更多收益。
“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食品生產商和加工商都需要科學技術來確保安全、營養和經濟可承擔得起的食品的可持續供應,并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主任約翰弗洛羅斯說,“人們的食物,無論是快餐還是慢餐,本地的還是全球的,完整的,天然的,新鮮的還是加工的,工業的還是非工業的,都需要更多的食品科學和技術,而不是更少。”在中國,城市化帶來的日益富裕引發了加工食品消費的快速增長。預計到 2015 年,該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食品消費國。但加工食品的增長也帶來了自身的挑戰,生產商走捷徑引發了食品安全丑聞,這反過來又導致了更嚴格的監管和衛生食品加工解決方案需求的增長。
尤其是在食品加工相對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通過建立或改善食品儲存、運輸、包裝和物流基礎設施來發展食品生產鏈是存在著巨大機遇的。在印度,食品加工業正以每年 10% 以上的速度增長,盡管基數相對較小。印度政府認為食品加工的增長對于實現其包容性增長和食品安全的雙重目標至關重要。為此, 2015 年的愿景啟動了——一項將易腐食品的加工率從2010年的6%提高到20%的計劃。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大型食品園區網絡,包括吉圖爾(安得拉邦)、達爾馬普里(泰米爾納德邦)和曼迪亞(卡納塔克邦),以創建一個“農場到叉子”的基礎設施,連接食品加工業和農民。
大型食品園區通過將食品加工和農業的不同階段整合在一個地點并培養生產者的能力,這正在徹底改變印度的食品供應鏈。每個大型食品園區的結構都可以容納 30-40 個行業。通過將食品生產商、購買者、加工商和分銷商聚集在一起,大型食品公園還旨在解決浪費問題——這是一個國家的主要問題,由于收獲和加工栽培的基礎設施不足,多達四分之一的食物被丟失或浪費。
食品技術是一個兼收并蓄的領域,涵蓋了世界各地正在開發的各種技術和創新。它的范圍從生產適合特定氣候和土壤類型的植物品種的先進育種技術,到加強冷藏以改善冷鏈都有涵蓋,還包括為溫室植物澆水的水培系統到監測作物發育、以及觀察疾病和評估肥料需求的衛星。
在冰島,技術被用于將魚廢料轉化為魚粉和魚油,供中小型魚類生產商使用。 Héoinn 蛋白質工廠使用原本會被丟棄的魚類廢物來實現盈利,同時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英國的研究人員更進一步,探索將魚類廢物轉化為富含蛋白質的增值“營養品”的新方法。
“我們使用廢物,包括魚皮和骨頭,并通過水解將蛋白質加工成生物活性肽,”薩里大學食品生物化學教授兼 Securefish 項目協調員 Nazlin Howell 解釋說??茖W家們發現,從魚類排泄物中分離出的一些生物活性肽可以起到一種叫做 ACE 抑制劑的降血壓藥物的作用。其他人表現出抗氧化特性,可能對心血管疾病和癌癥預防產生影響。豪厄爾說,由于它們具有潛在的健康益處,因此可以將它們放入酸奶和牛奶飲料等食品中。
喂養世界日益增長的人口的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是必須的。在米蘭舉辦的2015年世博會的中心主題是“養活地球,能源換生命”。世博會將匯集國際參與者,探討是否有可能保障世界人口的水和糧食,并通過考慮到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新解決方案提高糧食安全。
正如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從犁耕到發酵,從水磨到冷藏——技術將繼續在養活地球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事實與數據
預計 2050 年世界人口:96 億
2050 年居住在城市的發展中國家人口:64.1%
沒有足夠食物維持健康生活的人:8.05 億
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數:21 億
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量:13 億噸
發達國家加工食品占消費量的百分比:80%
印度食品加工業的年增長率:10%
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食品消費國:2015年
引用
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食品生產商和加工商都需要科學和技術來確保安全、營養和負擔得起的食品的可持續供應,并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
John Floros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主任
標簽
所有